close

 

圍棋,是一種策略性二人棋類遊戲(如是聯棋,可達成2對2的對戰模式),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棋子進行對弈。中國古時有「弈」、「碁」(「棋」的異體字)[1]、「手談」等多種稱謂,屬琴棋書畫四藝之一。越南語為「Cờ vây」(漢字「碁圍」)。日語為「囲碁」(IGO)或「碁」(GO)。其西方名稱「go」,係源自日語。


圍棋起源於中國古代。推測起源時間為大約公元前6世紀。傳說堯的兒子丹朱頑劣,堯發明圍棋以教育丹朱,陶冶其性情。圍棋的最早可靠記載見於春秋時期的《左傳》。戰國時期的弈秋是見於史籍的第一位棋手。南北朝時候,棋盤定型為現在的19道棋盤,並且出現了評定棋手水平的圍棋九品制。圍棋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知識階層修身養性的一項必修課目,為「琴棋書畫」四藝之一。唐代出現了棋待詔官職。著名棋手王積薪作「圍棋十訣」在現代圍棋中依舊適用。明朝王世貞寫了一篇《弈問》,回答圍棋的種種疑問。


清朝初年,出現了中國古代圍棋發展的一個高峰期。大批著名棋手湧現,留下大量名局棋譜,如黃龍士與徐星友的「血淚篇」,施襄夏與范西屏的「當湖十局」。同時,圍棋理論的研究亦達到一個高峰,代表作有徐星友的《兼山堂弈譜》和施襄夏的《弈理指歸》等。但隨後,中國圍棋漸漸衰微,圍棋發展的中心也轉移到日本。


圍棋在公元7世紀傳入日本,很快就流行於宮廷和貴族之中。戰國末期,豐臣秀吉設立「棋所」,德川幕府時代,出現了在天皇或將軍面前對弈的「御城棋」,日本圍棋逐漸興盛,出現了本因坊,安井,井上,林等圍棋世家。其中坊門尤其人才輩出,先後出現了道策、 丈和、秀和、秀策、秀甫、秀榮等傑出棋士。日本圍棋由於廢除了中國古代圍棋的座子制(古代中國圍棋是放四個座子,就是兩黑兩白放在對角星的位置上,雙方在這個基礎上開始布局),布局理論得以極大發展。


明治維新以後,棋手失去幕府支持,開始謀求新的謀生手段,導致了新聞棋戰和現代段位制的出現,並創立了全國性的日本棋院。昭和時代,吳清源和木谷實共同宣起了「新布局」的潮流,開始了現代圍棋的時代。其後日本棋界一流棋手輩出,如坂田榮男,藤澤秀行,高川格,及後來的大竹英雄,武宮正樹,小林光一,石田芳夫等。


1984年,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開幕,拉開了中日圍棋交流的序幕。聶衛平在前三屆擂台賽中取得11連勝,極大的推動了中國圍棋的普及。


1988年4月16日國家體委發布《圍棋國家段位標準》《圍棋國家段位標準實施細則》和《圍棋地方段位制》。


1988年,曹薰鉉在第一屆應氏杯世界圍棋錦標賽中奪冠,同樣引發了韓國圍棋的熱潮。此後,大量世界性新聞棋戰出現。在這些棋戰中,李昌鎬從眾多棋手中脫穎而出,成為當時棋界第一人。2004年後,李昌鎬的狀態有所下滑,李世乭、古力等新銳勢力開始對其發起衝擊,國際棋戰呈現中韓對抗,日本落後的局面。


目前圍棋運動已遍佈世界各地,唯中國、香港、台灣、日本、韓國最為興盛;西方國家已漸熱;東南亞正在發展中。


東南亞的圍棋發展


泰國因「泰國圍棋之父」蔡緒綘先生的大力推廣,使泰國自1993年成立協會開始至今,學棋人口達超過百萬人眾,最為成功。


新加坡圍棋協會在新設立了有兩個棋所,提供圍棋教學的服務,當中更有一些從中國大陸、台灣特聘而來的職業棋士,十分之專業。


馬來西亞圍棋有待發展,在西馬吉隆坡有一圍棋協會,常參與新馬泰圍棋交誼賽。在東馬有妙手圍棋在各地推廣兒童圍棋教育,並以加盟體系訓練師資等服務。


汶萊圍棋仍有待發展,目前還沒有建立圍棋協會,有一群熱愛圍棋分子,學棋者多數是大學生及少年,兒童圍棋市場仍小。


印尼有許多人開始愛上圍棋,然而目前苦無英文圍棋教材,使之圍棋教育暫時滯止難前,然目前有改善現象,學棋人口漸漸增加。

文章來源 :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9B%B4%E6%A3%8B



台中棋院 琴‧棋‧書‧畫 聯合學院 教務長 : 蔡伯炯 0958-033007

【教學項目】
‧到府教學課程‧一對一專人教學課程‧小班制、安親班教學課程‧學校選修、寒暑假課程

【新增項目】
‧社區大樓團體課程,歡迎大樓管理、社區活動及管理委員會洽詢!

arrow
arrow

    。哇係賴筱姊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